我的上限不是由你來衡量

過去的星期一、二,我們在廣州舉行了一連三場的員工交流會,安排員工和管理層交流。

交流會當然離不開一般的公司介紹環節。為了令同事更加投入,我們為交流會加入了互動性 ─ 其中一項,是從我過往的一些報章訪問中,選取六句語句,然後讓他們投票選出心目中最認同、最深感受、最有用及最有啟發性的一句。其中三位選中的同事,分別獲贈小禮物。候選的句子分別為:

一、時間有限,要快人一步

二、領導是「影響」,而非「管理」

三、最好的訓練就是邊學邊做

四、個腦轉得快,因我好努力地用個腦

五、你以為我做不到,是因為你自己做不到

六、我的快樂,是從不斷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得來的

你猜他們選了哪一句呢?你又會選哪一句呢?

我以為他們會選第二句,因為我從員工的心態出發,作為員工,一定不想別人管你吧,寧願你影響我好了。殊不知,絕大部份的同事都不約而同地選了第五句:你以為我做不到,是因為你自己做不到。

我問他們為甚麼會選第五句,他們解釋,因為這是我們的CTI精神,是我們在眾多強手之下仍然生存的精神、亦是我們不斷突破、不斷創新的一個堅持,對他們有很深感受。有些同事只做了三、六個月,當他們看過了我之前的訪問稿,看過公司發展的歷程,對這句說話,他們都有頗深的體會。

回想記者訪問我的時候,腦海不斷浮現十二年前,人人都以為我們不能挑戰香港電訊,打破長途電話市場的壟斷;人人都以為我們不能在香港自行興建光纖網絡,因為這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;人人都以為我們無可能做到收費電視服務,甚至有人覺得我們不能提供100M寬頻上網服務......

究竟人的一生中,有多大的能量、可以做多少事呢?我們能夠做到的事,又是否無限呢?上限在哪裏呢?是誰告訴你甚麼是做到,甚麼做不到的呢?是我們的父母嗎?

十二年前,最反對我創業的,其實是我爸爸。家父是一個很忠心的人,他自十六歲開始在一家大型英資公司工作,直至六十歲退休。在他的一生內,他會竭盡所能去為同一家公司服務。我希望大家不要以為我不孝,我只是想告訴大家,其實每一個人的潛能,你可以做到的事,只有你自己才知道。

其實人都是因為周圍的朋友潑冷水而就此放棄,扼殺應有的創意和成就。我跟他們談到劉邦、項羽。劉邦是一個很幸運的例子,他有一位賢淑的夫人,不斷在從旁鼓勵,令本來覺得自己不行的劉邦成功了。但我們其實不要隨便聽周圍的人說,因為他們只是利用自己的標準、自己的能力去衡量你,而這是不準確的 ─ 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同,每個人都有自己做的事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上限。根本沒有人知道你的上限在哪裏,沒有人知道你可以做多少事。

我現在四十多歲。我今天的成就,可以做到的事,又是否已到達我的上限呢?我不知道,但我每天都在嘗試突破我的上限。我的上限,不是以你的能力和標準來衡量的!

刊於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八日

原文輯錄於星島出版的《敢想.敢做》第一章「敢想.敢做的動力」第26至28頁,王維基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