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益華控股以象徵式1元人民幣,購入「肇慶市華萊置業發展」全部股權。
11月15日,星期二。下筆之時美匯指數升穿100,美元兌日圓於特朗普(Donald Trump)勝出美國總統選舉當天,曾低見101日圓,然而回個神來,每美元已升至108日圓,以時間相對幅度來看,這700點子已算是相當大的波幅。美匯升穿100後能否持續靠穩,已成為刻下最受關注的議題。
下一次美國聯儲局議息將是12月13日及14日,加息四份一厘是合理預期,如果美元保持強勢而又同時踏上較快的加息步伐,香港股市與樓市很難走大運。股市永遠走先樓市一步,因此現時港股這一波反復向下的走勢,反映的是市場對特朗普上任後於貨幣政策的預期,至於預期是否得以落實從而成為一個新趨勢,這需要時間觀察。
美帝收水股市先軟
值得注意的是,2013年仍是美國聯儲局主席的伯南克(Ben Bernanke),一度打開口牌表示要「收水」,結果美國10年期債息抽高至3厘以上。反觀近日美債孳息不斷創新高,但10年期債息仍只處於2.3厘,當趨勢一旦落實,美債孳息上升空間有多大,讀者心中有數。從模擬角度出發,全球資金氾濫,美帝收水,股市先行腳軟,繼而影響的將是樓市。價值永遠都是相對的,市場收水,資產值多少錢?
對大部份投資者而言,最難過的不是持有正在坐艇中的股票,而是手上現金太多卻無甚股票在手者,眼看股市愈升愈有,這就正如「無殼一族」眼見樓市一升再升,大部份人在過程中均會按捺不住而入市。大戶與散戶最大的對立點,是對於時間的看法。筆者曾經問過不少朋友一個問題:對你而言,你是「得到」時間,還是「失去」時間?
縱然金融世界波譎雲詭,然而股市依舊「門常開」,賭徒仍然絡繹不絕,筆者於過去數周不斷強調要耐心等待孕育的股份,值得繼續持有。本周想花點時間談談益華控股(02213.HK)。此股剛於上週二公佈,以象徵式1元人民幣購入「肇慶市華萊置業發展」全部股權。在記憶中,筆者已很久沒有見過「一蚊雞」收購項目的公告了。
翻查公告,華萊置業於肇慶從事房地產開發及管理業務,1元人民幣的收購價,需要承擔其2,620萬元人民幣負債及1.16億元未償還貸款。華萊置業目前正在開發肇慶端州區一個名為「羚溪穀花園一期」的商住項目,該地盤占地約3.5萬平方米,上蓋可建三幢樓宇,以及一個1.4萬平方米的地庫,而可供出售的住宅單位共494個。
協同效益值得關注
截至8月底止,該項目已預售當中301個住宅單位,回籠資金約1.38億元人民幣,而該項目於稍後時間將會發展「羚溪穀花園二期」兩幢樓宇及一間商務酒店。然而,最值得投資者留意的地方,是益華於過去已先後多次收購物業及開設超市綜合商鋪,例如在2014年收購「錦江國際廣場」四層高購物商場中D區的一部份,並於今年6月收購恩平市康盛酒店三項物業,當中包括酒店及購物商場。
截至今年6月底止,益華收入按年下跌11.7%至2.89億元人民幣,純利增長1.7倍至4,467萬元人民幣,資產淨值2.76億元人民幣,每股資產淨值(NAV)0.55元人民幣,市賬率(P/B)約5倍。益華現時已發行股份約4.98億股計,現價相對今年預測市盈率(P/E)約15.2倍。從估值來看,益華算不上吸引;「一蚊雞項目」背後所帶來的協同效益,值得投資者先將其放入觀察名單,畢竟目前市值不高,但交投疏落。
到底是甚麼葫蘆賣甚麼藥,也許在不久將來會有答案。
益華控股(02213)半年股價圖
11月17日收報:3.18港元
已發行股數:4.98億股
市值:15.84億港元
52週高低位:3.47 - 2.50港元
【景揚觀天下】
四出考察已成筆者生活一部份,過去一周筆者來到泰國清邁,參加一年一度又是當地最大的盛事「水燈節」。在湄洲萬人放天燈一幕,自是令人歎為觀止,當然,這亦會造成一個龐大生態災難。就現場所見,一個又一個已經熄滅的天燈從天而降,感覺就像很多塊恐怖的白色皮囊於空中飄浮,緩緩降落。
是次清邁之旅,筆者認識了四位元日本朋友及一位巴西朋友,或許集中說說新相識的日本朋友吧。某天早上筆者參加了平衡車遊古城的活動,一行六人之中,其中一對夫婦就是日本人。老公是ISUZU(五十鈴)派駐曼谷的員工,嫁雞隨雞,老婆自然跟隨。兩小口子在曼谷待了兩年,預計兩年後便會回到日本。在泰國定居兩年,他們還真會說幾句簡單的泰語與泰國人交流,這叫入鄉隨俗,而不是將自己的文化強加於別人之上,也不像小部份內地人來到香港五、六年,不會說幾句廣東話還。我問兩位日本夫婦:你們喜歡泰國嗎?你們想回到日本嗎?
答案果然不出所料,他們都很喜歡泰國,亦表示不想回到日本,這些情況跟我所認識並散落在其他地方的日本朋友一樣。日本與台灣面對同樣問題,內部市場已不能滿足年輕人的欲望,一旦有機會投奔海外,一旦開拓了眼界與視野,便不想回流本土。對日本與台灣而言,這是一個惡性循環,有能力想拼的人離開,卻吸引不了優質人才進去。久而久之,這兩個地方會隨着時間而逐漸老去。
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,假如有一天我要移民離開香港,到底會選擇哪個地方。一開始的時候,候選地方包括英國、紐西蘭、泰國、日本及台灣。為了好好感受當地的文化與習慣,我曾經嘗試以一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,在這些地方住上一個月至一年時間不等,綜合醫療、飲食、教育、民生、政治、通訊、經濟、價值觀及居住環境,再按照篩選法則檢驗下,目前只有紐西蘭及泰國未被剔除。
請不要跟我說,哪裡哪裡比較好,因為,我很清楚我需要甚麼。
18 Nov 2016
Comments